砥砺发展:一绘到底的一张蓝图
编辑:哈工大(威海)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5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责任与担当,从松花江畔的黑土地,跨越两千多里,来到黄海之滨的金沙滩,开启了一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拓荒办学的历史,也展开了一大学与城市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画卷回眸三十的奋进求索,凭着一初心、一种精神和一张蓝图,一座欧风俄韵的花园式大学拔地而起

今天的馆藏展品系列故事就从校区第一张校园规划图说起。     



1985年1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威海市签署共建威海分校协议,随后校地双方立即着手各项筹建工作。创建校园,规划先行。由于筹建初期困难重重,学校特别邀请哈工大的老搭档、老朋友——时任哈尔滨规划局规划处处长徐礼白无偿为威海分校后改称“威海校区”做校园规划。徐礼白是我国著名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主持多项哈尔滨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其中包括全国首创的“剪刀形”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引桥的设计,曾获全国环境绿建设最高奖和全国建筑工程最高奖徐礼白也主持和参与了哈工大本部及原哈建大黄河路校区的校园规划。

1986年春天,徐礼白及其助手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匆匆来海市,经过实地勘察、听取意见,初步确定了规划方案,回尔滨后连续作战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威海分校首张校园规划图的手工绘制,经学校及威海市审核,于1986年5月20日获批通过。



校区规划依据现代化、人本化,园林化、生态化,地域性、文化艺术性,经济性、高效性,可持续发展性,形象标志性等原则,充分结合校区周围自然环境山海特色在体现随坡就势纵横交错的基础上凸显轴线分明功能分区、主次结合的特征实现纵轴向山横轴向海,为校园后续规划以及中轴线文化的形成和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已建起一座总建筑面积49.5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8.5万平方米的名副其实的花园式校园。构建“一主线、两中心、三长廊、四展馆、五台戏、六书院、七雕塑、八花园”文化阵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校区正在聚焦“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目标发展,回眸三十七年砥砺奋进的足迹和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第一张规划蓝图凝结的初心,得益于几代哈工大人的艰苦创业、接力奋斗,才将这张向海图强特色发展、追求卓越的蓝图一绘到底。






    [作者手记] 2018年4月,笔者携带30多年前的这张规划图在哈尔滨拜访到了当时85岁高龄的徐礼白老师,看着自己当年亲手绘制的规划图,她大为感慨:当年真的是一片荒滩啊,真的非常佩服创业者们的勇气。”对比着校区的最新平面图,她又说道:“可以看出威海校区发展势头非常好,这也说明你们向海发展在地方办大学的初心没有变,那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没有变。我为曾参与过威海校区的建设感到十分荣幸和骄傲。相信哈工大(威海)的蓝图一定越来越宏伟、越来越壮阔,也一定能够实现!



                            

                                       (刘占辉/文 新闻中心/图)

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8:30——11:30,13:30——17:30,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闭馆

咨询预约电话0631-5685328 版权所有(Copyright) :党委宣传部博物馆管理办公室

|地址: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 | 邮编264209